時間:
中華民國82年9月6~11日
地點: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台北世界貿易中心
行政院院長:
連戰
科技顧問:
賽馳 Dr. Frederick Seitz
艾凡思 Mr. Bob. O. Evans
麥凱義 Dr. Kenneth G. Mckay
艾格漢 Dr. Pierre Aigrain
哈克曼 Dr. Norman Hackerman
史博洛 Dr. Robert L. Sproull
柯倫寶 Dr. Umberto Colombo
佐田登志夫 Dr. Toshio Sata
寺本俊彥 Dr. Toshihiko Teramoto
羅賓士 Dr. Frederick C. Robbins
勒斯特 Dr. Reimar Lüst
雷佛 Mr. Max Rives
李遠哲 Dr. Yuan T. Lee
田長霖 Dr. Chang-Lin Tien
客座顧問:
羅義安 Dr. Ian M. Ross
沈學汶 Dr. Hsieh-Wen Shen
會議內容
分組討論
議題一:加強科學與技術教育,落實研發成效
‧主題一:輔助績效優良系所發展以提升研究水準及我國國際學術地位
1.訂定國內學術水準評量之指標,據以為遴選績效優良系所之依據
2.規劃講座制度吸引傑出人才至大學任教,以帶動學術水準之提升
3.整合相關資源,以利績效優良系所之發展
4.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及規劃博士後研究制度,加強學術競爭力
5.平衡質與量的發展
【教育部主辦, 簡報:楊國賜司長】
‧主題二:加強通識教育
1.如何透過通識教育以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與科技教育、知識與生活之均衡發展
2.如何加強大學通識教育以迎接我國邁向廿一世紀
【教育部主辦, 簡報:陳文村主任】
‧主題三:政府重要科技計畫之規劃與評估
1.科技計畫評審與管考作業之檢討(國科會)
2.應用性科技計畫之規劃與績效評估之檢討:
(1)交通科技(交通部)
(2)產業科技(經濟部)
(3)環保科技(環保署)
【國科會、交通部、經濟部、環保署主辦, 簡報:劉錦龍副處長、周勝次主任、陳昭義處長、曹賜卿顧問】
‧主題四:工程教育與技職教育如何配合產業技術發展需要
1.促進技職校院與產業界之合作
2.調整技職校院人力培育結構
3.落實職業證照制度,促進技職教育健全發展
4.釐清技術學院與一般大學之教育目標
【教育部主辦(經濟部、勞委會協辦), 簡報:林聰明司長】
議題二:促進產業升級技術發展
‧主題一:生物技術在農業上之應用發展方向
1.農作物及林業
2.漁業
3.畜牧及獸醫
4.食品加工
【農委會主辦(台大、興大等大專院校及農林廳所屬試驗改良場所協辦), 簡報:古德業處長】
‧主題二:簡報材料科技發展執行現況 【科技顧問組主辦(材料推動小組協辦), 簡報:鮮祺振執行秘書】
‧主題三:應用國防科技促進產業技術升級 【國防部主辦(中科院協辦), 簡報:陶超敬處長】
‧主題四:如何推動我國化學工業之發展
1.我國化學工業發展政策及策略報告
2.落實化學化工基礎及應用研究產業技術之結合
【經濟部主辦(工業局、工研院協辦), 簡報:顏平和組長、李鍾熙所長】
‧主題五:簡報我國推動產業自動化之現況與做法 【科技顧問組產業自動化小組主辦, 簡報:劉中鴻執行秘書】
‧主題六:產業技術研究發展法之研擬 【經濟部主辦(台灣經濟研究院協辦), 簡報:陳昭義處長】
議題三:開拓資源與環境保育
‧主題一:加強海洋觀測技術發展與海洋環境資料之流通
1.海象長期觀測網之建立
2.海象觀測儀器技術發展
3.海洋資料庫整合系統之建立
4.整體發展之配合措施
【交通部主辦(海下技術協會協辦), 簡報:陳文咸副主任】
‧主題二:水與土地資源之保育與利用
1.水資源之保育與利用:
(1)水資源之有效利用與分配
(2)民生與工業用水技術之檢討
(3)水資源水質之保育
(4)水資源機關之組織與功能
2.土地資源之規劃利用:
(1)如何促使土地合理有效利用
(2)如何健全地域性計畫體系
3.水土保持與環境綠化:
(1)森林經營與水土資源保育效益
(2)環境綠化之社會公益效能
(3)水土保持技術
(4)農業用水技術之檢討
4.水與土地資源之配合問題:
(1)集水區之經營與管理
(2)水源保護區土地利用方針
(3)水與土地資源之綜合利用與管理
【經濟部、內政部、農委會主辦(經建會、環保署協辦), 簡報:吳建民主委、徐享崑司長、郭年雄組長、林長青副組長、黃永桀處長、李三畏副處長】
‧主題三:積極參與國際環保,追求永續發展
1.國際環保新趨勢及我國之參與策略
2.蒙特婁議定書之因應策略
3.華盛頓公約之因應策略
4.全球氣候變遷之因應策略
【環保署、農委會主辦(外交部、經濟部、國科會協辦), 簡報:樊國恕主任、楊之遠副處長、李三畏副處長、易洪庭執行秘書】
議題四:科技研發以提升國民生活品質
‧主題一:配合全民健康保險之實施,老人醫療保健政策與措施
1.健康促進與預防保健之策略與措施
2.老人醫療服務之策略與措施
3.長期照護之策略與措施
4.其他配合措施:
(1)老人科學研究
(2)老人教育
(3)老人社會服務
(4)老人福利制度
5.整體老人醫療保健之目標與結論
【衛生署主辦(內政部、國科會、教育部協辦), 簡報:葉金川副署長】
‧主題二:工業安全衛生科技發展
1.發展工業安全衛生技術
2.整體規劃國內工業安全衛生調查研究
3.有效提供工業安全衛生資訊
【勞委會主辦(經濟部、內政部、國科會、衛生署、環保署、工研院、資策會協辦), 簡報:施鴻志所長】
‧主題三:智慧型車路系統之發展
1.先進公共運輸系統
2.先進旅行者資訊系統
3.先進交通管理系統
【交通部主辦(運研所協辦), 簡報:馮正民副所長】
‧主題四:建立核能民生工業整體規劃
1.核能工業合作方案
2.核能同級品組件驗證及驗證體系
3.核能電廠技術轉移及設備國產化方案
4.核能醫、農、工應用民生產品之研究,技術引進及生根
5.核能應用主體設備之規劃與建立
【原能會主辦(工業局、台電、清大、榮總協辦), 簡報:周源卿組長、李德善組長、李信和專業工程師、丁幹副所長】
會議結論
議題一:加強科學與技術教育,落實研發成效
【主題一:輔助績效優良系所發展以提升研究水準及我國國際學術地位】
1.強化大學教學功能,並建立對教學成果之評量制度。
2.訂定學術水準評量指標必須慎重,在強調各校發展特色的理念下,宜注意是否因所訂指標而引導各校朝向同方向發展。
3.人文科學與科技的發展不能偏廢,鼓勵學會作橫向的組合,推動研究工作宜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4.促進學術上良性競爭,建立「高等教育決策支援系統」,將各校各系所相關學術成果資料納入系統中。
5.規劃講座制度,吸引傑出人才至大學任教,以帶動學術水準的提升,宜請行政院儘速同意教育部所擬「國立大學校院職員編制標準」補足所需人力。
6.教育部資源的分配,對教學和研究的經費應分開考慮,教學部分可較強調平頭式資源分配,研究部分則不應齊頭分配,同時重視跨系、跨院的研究。
7.對於大學經費,應給予學校靈活彈性運用的空間,經費不宜直接分配到系所,而讓學校配合本身需要自行調整運用,政府分配各國立大學額度,在額度範圍內尊重各校所編列預算。
8.加強推動大型研究計畫,可考慮在資源分配上以「學院」為單位,將資源分配在各學院。
9.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及規劃博士後研究制度,以提升學術競爭能力。
10.在國內大學或中央研究院應建立博士後研究制度,以吸引年輕優秀人才參與研究工作,至於選派到國外研究,則應以現職教師為對象。
11.人力的培育與產業界的需求應加以結合,規劃單位應加強與產業界的聯繫,瞭解產業界的需求。
【主題二:加強通識教育】
1.通識教育之實施應落實於實踐之層次
(1)通識教育之實施著重實踐而非理論,現階段各校缺乏主管通識教育單位,教師擔任通識教育課程意願不高,學生學習態度不正確,應鼓勵各大學校院組成通識教育專責單位,並提升其行政位階。
(2)應由具有經驗資深教師擔任通識課程,並考慮建立巡迴教師制度。
(3)試辦地區性通識教育資源整合計畫,使校際間互相支援教學及相關研究。
(4)支援通識教育教師赴國外從事短期性相關研究,並藉機觀摩學習國外推動通識教育之經驗。
2.充實通識教育的內涵
(1)推動通識教育應使各校充分發揮其特色,注意校園文化,並可透過課外活動方式,啟發學生。
(2)舉辦國際性通識教育研討會,組成通識教育規劃小組至歐美日實地考察。
3.通識教育應延伸到中學階段,並施行高中延後分組,以奠定學生通識之基礎,建議在大學試行一、二年級不分科系,使學生接受較完整的通識教育。
【主題三:政府重要科技計畫之規劃與評估】
1.科技政策或重大科技計畫之研擬程序,應力求公開化、制度化與透明化。並應加強宣導增加人民對科技之認識,並建議立法院應設立類似美國OTA(技術評估局)之組織,以藉其專業之評估,增進立法委員對科技之瞭解與支持。
2.從國家整體長遠發展考量,對具前瞻性及開創性等業界較無法參與之課題,應由政府主導支持,對接近產品技術之研究則可以業界支持程度為政府是否支持投入之主要依據。
3.政府應適時隨環境之變遷,針對不同產業需求對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研究機構之角色與任務,做定期之檢討調整,使科技資源在明確之分工下,做最有效之運用。
4.目前科技計畫數目已多達萬餘件,故不應做個別計畫之評估,應予分類區別,針對不同之計畫領域、不同性質之研究機構,設計不同之評估制度,且應著重以領域別或執行單位別做總體績效之評估,以簡化作業,提高評估效果。
5.評估的工作非常重要,但必須有適當的評估人才及制度規劃設計人才,否則可能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宜組成一產官學研之專家小組,並配合投入部分經費,專門從事於科技政策、體制、體系、管理等軟體面之研究及人才培育。
6.管考不應偏重於數字之統計及報表之填報,應進一步分析數字所代表之意義,以瞭解個別領域之需求及重要性。
7.為使我國在推動科技發展上具有掌握時效之應變能力,除應維持國科會「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之彈性運作外,在其他各部會署科技經費之編製與運作方面,應加強資源估測及規劃分配之能力,能由上而下先核列整體政府科技預算額度,並縮短改善現行長達18個月之作業程序。
8.政府科技之規劃與評估為一重要課題,應邀集具經驗之人士組成專家小組,持續研究提出可行之具體做法與建議,並納入有關預算、審計等法規之課題加以研究改進。
【主題四:工程教育與技職教育如何配合產業技術發展需要】
1.促進技職校院與產業界之合作
(1)學校應特別重視實務教學,在師資、課程、教材方面都需要整體規劃才能符合業界需求。
(2)除應重視專業知能之培育外,也要兼顧基礎學科及人文陶冶課程。
(3)修訂相關法規鼓勵聘用具實務經驗教師,並在升等、在職研習方面多予協助及鼓勵。
(4)修訂相關法規,俾對業者有實質鼓勵,以加強業界與學校之合作。
2.調整技職校院人力培育結構
(1)國民教育之上的教育應保留較大彈性,少予限制。
(2)加強補助私立學校以縮短公私立學校差距,以平衡城鄉發展。
(3)技職教育應讓學生有向上發展之希望。
3.落實職業證照制度、促進技職教育正常發展。
4.釐清技術學院與一般大學之教育目標:一般大學與技術學院都可以發展不同特色以滿足不同人力需求,並增進技職教育與普通教育再互相交流之機會。
議題二:促進產業升級技術發展
【主題一:生物技術在農業上之應用發展方向】
1.農林作物之病蟲害診斷與防治、基因轉移及組織培養技術。
2.漁業養殖之生殖與生長之調控、低溫保存技術、基因轉殖魚貝介殼及診斷技術與疫苗。
3.畜牧獸醫之胚移殖、基因轉殖、動物及傳染病診斷技術。
4.食品加工用酵素、香料及色素之基因工程及細胞培養技術開發。
5.強化農業生物科技技術研究計畫之整合,進行團隊或群體研究,並組成外部專家評估小組,以釐訂及評估研究發展方向及提升研究成效。
6.與國內產業界結合,以市場導向開發新產品及量產技術,同時加強生技產品安全評估管理,以維護生態環境及國民健康。
7.積極培訓生物技術之關鍵性技術人才。
【主題二:簡報材料科技發展執行現況】
1.積極促進產、學、研合作研究,共同開發與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
2.政府材料科技專案研究計畫應以產品市場導向為研究目的。
3.材料科技工業涉及領域甚廣,無法全面之發展,應積極規劃重點發展策略,建立高級材料工業及開發檢驗技術。
【主題三:應用國防科技促進產業技術升級】
1.軍事裝備與商用產品在品質評估方面要求不同,建議中科院在技術移轉商業化時,應考量成本效益問題。
2.中科院與工研院間相關研發項目似有重複,宜充分溝通、協調整合、適當分工,以利加速提升產業技術。
3.中科院必須保留國防專技研發能量,並結合民間產業界需求,以求應用國防科技促進產業技術之落實。
4.希望制定策略發展前瞻性光電工業,以中科院現有資源能量,協助突破關鍵性技術之研發。
5.建議宜額外編列預算,支援發展軍民通用科技計畫。
6.與民間產業技術相關之軍品生產機構,將配合需求密切結合,逐步實施民營化,以達成國防部工業根植於民間之目標。
【主題四:如何推動我國化學工業之發展】
1.建議政府增加經費,開發化學工業的核心技術,以配合占國內總產值三分之一強的龐大化工相關工業之需求。
2.建立產業發展體系、建立自主技術研發體系、配合產業發展需要、加強公共建設、兼顧環境保護及工業安全為目標。
3.運用經濟部ITIS做相關資訊的電腦化蒐集與分析,以作為整合的依據。
4.建議政府將中、西藥的開發列為重點政策,建立健全的醫藥、專利法產業發展體系,並提升業界開發新產品的自主性。
【主題五:簡報我國推動產業自動化之現況與做法】
1.產業自動化計畫之做法及策略均相當正確,政府應繼續加強推動。
2.目前產業自動化仍以製造業為主,在預算許可下,應適度擴大其他產業。
【主題六:產業技術研究發展法之研擬】
1.促進產業發展係當前國內產業升級的重要課題,「產業技術研究發展法」適時立法。
2.草案架構中「促進民間產業技術研究發展」部分,所擬相關措施已相當完整,其中研究發展支出資本化及提列研究發展準備金等措施應屬合宜。
3.由於我國係以中小企業為主,政府研究發展資源之投入益形重要,故政府科技計畫相關智慧財產權歸屬及技術移轉原則,應以如何有效將技術推廣業界使用為限,以謀求最大之整體利益。
議題三:開拓資源與環境保育
【主題一:加強海洋觀測技術發展與海洋環境資料之流通】
1.海象長期觀測網之建立由交通部召集相關單位進行「建立海象長期觀測網」之細部規劃,其規劃方針應包括任務導向的責任區分及本土化特性的整合工作。
2.海象觀測儀器技術發展:
(1)發展檢校技術與建立檢校制度:訂定海洋觀測儀器檢校國家標準,建立一級檢校能力並調查選定其他合適單位負責二級檢校。
(2)推動海象觀測儀器關鍵技術之研發。
3.海洋資料庫整合系統之建立,由交通部協調各相關單位,進行海象資料庫整合系統之細部規劃作為執行依據。
4.由交通部召集,相關單位配合,進行細部方案規劃並提報行政院核定執行。
【主題二:水與土地資源之保育與利用】
1.未來新增需水量供應,應求開源與節流並重,新建水庫蓄存洪水,增闢水源,合理節用既有水源,採用省水的生產過程,多次再使用,減少無效用水及輸水損失,限制耗水過多之產業設水源困難地區,合理提高水價,以價制量,誘導節約用水。
2.基於水資源有效運用與管理,建議行政院設置水資源總署,負責全國水資源規劃、開發、保育與研究發展等事項,水資源總署未設置前,應儘速將經濟部水利司及水資會整合擴編為水資源局與水資源研究所,以發揮中央水利主管機關應有之機能。
3.土地資源之規劃利用:內政部全面修訂「城鄉計畫法」,以改善現有計畫體系之缺失。
4.集水區之經營管理,除重視水土之涵養與保護,也應兼顧木材生產、自然資源保育及提供為森林遊樂利用。集水區除造林外,不宜有太多設施。下游之用水者,應有使用者付費之觀念,回饋上游造林人,至於私有林之經營,宜輔導栽植長伐期樹種做長期經營。
5.為達到水與土地資源之合理利用,亟需建立GIS(地理資訊系統)。
6.為繼續減輕洪水災害,應繼續建造及加高河道堤防,保留洪水下行之空間,堤防、水庫等水工建築物之安全防護,繼續改善市鎮及區域排水系統,洪水救助及災後恢復。
【主題三:積極參與國際環保,追求永續發展】
1.國際化環保新趨勢及我國之參與策略:環境保護工作已由地區性走向全球性,「永續發展」為當今全球最熱門的話題及推動方向,基於此一理念,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地球資源為當今工作重點。
2.蒙特婁議定書之因應策略,除了參與國際事務,遵行國際環保公約之外,對國內本身之環保問題亦應加強。
3.華盛頓公約之因應策略:爭取加入CITES為會員國,積極參加國際保育會議,依序爭取觀察員、會員,並積極參與及支助國際保育活動,促進國際合作及交流。
4.全球氣候變遷之因應策略: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要求簽約國提報該國包括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在內的國家報告。初步預估2000年時,我國能源消耗將較1900年成長約80%,故因應氣候變遷所做的五點結論:
(1)中華民國將遵守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承擔國際間應盡之責任與義務;積極進行氣候變遷國家研究,並按時提交國家報告。
(2)規劃最低成本減量能源策略,在下一世紀轉型為以無碳能源為主的能源體系。
(3)因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對溫室效應氣體之可能控制策略,儘早研擬我國之整體調整方案,以免危及我國經濟發展與貿易競爭力。
(4)積極加入國際組織、參與國際合作,建立積極參與國際共同事務的形象。
(5)由各耗能部門,包括工業、運輸及電力分別研擬燃料轉換、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調整產業結構、節約能源開發新技術等之具體方案。
議題四:科技研發以提升國民生活品質
【主題一:配合全民健康保險之實施,老人醫療保健政策與措施】
1.推動老人建立健康生活型態:於社區內成立社團、提供場地及合宜的指導及諮詢,鼓勵老人從事健身運動。
2.維護老人的健康安全:建立適合老人之安全交通設施、提供無障礙設施、改善居家及社區生活環境。
3.提供預防保健服務:加強老人口腔、視力及聽力保健服務及用藥安全指導,普遍推廣血壓、血脂肪、血糖之定期檢查及癌症篩檢,以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
4.預防健保費用納入全民健康保險給付。
5.確立慢性病醫療機構之功能:修訂慢性病醫院設置標準、建立慢性病醫療機構評鑑制度及慢性病醫療機構病患入出院評估制度。
6.獎勵民間醫療機構設置慢性及精神病床,輔導功能不彰之醫院轉型為慢性病醫院或是康復之家,輔導基層醫療單位及各級醫療設置復健醫療設施。
7.逐步建立老人年金制度,將老人納入全民健康保險體系,研議慢性病醫療保險給付及部分負擔,充實老人福利經費。
8.健全社會支持體系:規劃提供居家照護、托老中心等充分獲得醫療及社會的支持。
【主題二:工業安全衛生科技發展】
1.發展火災爆炸之控制技術:目前警務統計資料與勞工年報對工廠火災案件統計有很大的差異,部分違建工廠資料,勞委會可能不全,為正確掌握國內工業火災爆炸案件資料,便利後續鑑定分析及統計,建議將內政部及警政署加入主協辦單位共同參與。
2.發展電機災害之控制技術:電機安全應含在電機設計製造與使用上,以目前造成職業災害最高之機械類型優先訂定型式檢定規範。
3.發展化學災害之控制技術:應邀請各部會及相關學術研究機構瞭解技術需求,檢討分工及執行步驟,加強業界之參與及配合,積極參與國際性化學災害控制研究技術研討會,蒐集專業資訊並建立共識。
4.發展營建災害之控制技術:我國營建業之地域性職業災害特質相當明顯,應就現有職業類型加以分類並與先進國家比較,針對職災特別高的類型,優先思考改善政策。再就本質性災害,從技術、法規、管理等方面與先進國家一樣地力求改善以降低職業災害率。
5.發展人因工程技術-國人人體計測資料本土化之研究及應用:人因工程技術之主要目的在於改善人機介面、人為失誤、設計安全、有效率之工作環境,應先瞭解國內各界對人體計測資料庫所需之項目,如此方可符合各界所需,建立基本資料。
6.發展建立國內外各種安全衛生相關技術資訊與資料庫:應於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設置安全衛生技術資訊組,整體規劃安全衛生相關資訊。
7.發展建立職業病通報系統:職業病通報不能完全仰賴職業病專科醫師,應加強其他專科醫師在職業危害的認知與訓練,並尋求職業病專科醫師的支援。加強醫學系學生之職業醫學教育,在病歷表上應填寫病患之過去職業,曾經居住地等相關基本資料,以利職業病或環境病之鑑定、調查、研究。
【主題三:智慧型車路系統之發展】
1.發展智慧型車路系統的目的是可訂為發展大眾運輸、改善道路交通管理及提供充分的交通資訊,以達到增進安全、提高效率、減少擁擠及升級產業之目標。
2.有關發展智慧型車路系統的推動組織,以在交通部成立任務編組為宜,並結合產、官、學、研分工辦理有關之推動事宜。
3.我國智慧型車路系統短、中期之發展以先進公共運輸系統、先進交通管理系統及先進旅行者資訊系統為主要範圍。
【主題四:建立核能民生工業整體規劃】
1.請工業局、台電公司及核能研究所配合經濟部推動工業合作之規劃儘速成立「電力工業合作推動小組」展開相關作業。
2.積極協調國內相關單位以租稅減免等優惠措施,鼓勵國內廠商參加工業合作。
3.工業合作方案之擬訂宜考慮東南亞及兩岸未來之發展,吸引國內中小企業與海外華僑之參與,亦宜列為重要工作。
4.除參考美國之檢證制度及程序外,亦參考其他核能先進國家(如法國、日本等)在安全相關零組件維修更新方面具體做法。
5.國內應積極著手研訂核能級零組件之規範及CNS國家標準,俾使國內廠商有所依循。